地址:南京市鼓楼区建宁路61号中央金地广场3栋1505室 电话:025-85370228
经验小节
发布时间:2006-04-29 20:23:56
我朱亮加入南京蓝天公司已经有三个月了,主要接触的测量工作有: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桩的小应变检测、深基坑的位移观测。下面就这几种观测技术,本人谈一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物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并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相对弯曲及构件倾斜。沉降观测普遍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水准测量采用闭合法。测量有五定原则:即定水准点、定水准路线、定观测方法、定仪器、定观测人员。
水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也有要求,下面我就来一一介绍。我们在布设水准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水准点与观测点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远(30—100m)
(2) 水准点应布设在沉降区以外的通视良好,土质坚硬,且不受施工影响的安全地点。
(3) 水准点的基础埋深应在2m以上,以防止自身下沉。
(4) 水准点的数目最好不少于3个,以便组成水准网进行互校。
(5) 若利用施工水准点来作为沉降观测水准点,那么,在第一次沉降观测之前必须对施工水准点进行校核。
沉降观测点的位置,我们一般布设在以下几个地方:
(1) 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处中或每隔2-3根柱基上。
(2) 高低层建筑物,新用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3) 建筑物裂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与分界处。
(4) 宽度大于等于15m或小于15m,而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压的建筑物,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在室外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
(5) 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浜(沟)处。
(6) 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每个或部份桩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
(7) 片筏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
(8) 重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基础型式或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
(9) 电视塔、烟囱、小塔、油罐、炼油塔、高炉等高耸建筑物周边在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布点,点数不少于4个。
我们在沉降水准观测中也应遵守下列规定:
(1) 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
(2) 仪器离前后视水准尺的距离应力求相等,并不大于30 m,中视的视线长度不得大于本站前后视线长度。
(3) 前后视观测,应使用同一把水准尺。
(4) 前视各点沉降观测完毕后,应回视后视点。
以上便是我对建筑物沉降观测的一些初步了解。
下面我再谈一下我对桩的小应变检测和基坑深层位移检测的一些初步认识。
由于近三个月来我对这两种检测接触较少,所以我只能对这两种检测有个初步的认识。
桩的小应变检测应该就是在桩打入土中后,检测桩身是否完好,有无断桩,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检测时,将感应器用油泥垂直粘结在桩的表面,当然首先应将桩头表面做一些清理,保证桩头表面干燥无灰尘,感应器的粘结应采用二次粘结法,保证感应器表面能与桩头表面完全接触,接着使用小锤敲击桩头,可以采用连续敲击法,此时传出的声波由感应器而发送到电脑上,在电脑上呈现现出波的图像,根据波的图像而判定桩的完整性。
基坑的深层位移检测就是在基坑的四周布设多个测斜管,定期用测斜仪检测,测时有正反两极,将测斜仪放入测斜管中,每半米往上拉,每拉一次按一下仪器,将全部拉完后将数据输入电脑,报告一出便知道基坑边的土有没有位移,位移多少。
以上便是这三个月我对这三种测量的一个初步认识,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会更加深入的对这三种测量以及其它检测进行研究,相信很快便能熟练地运用这几种测量技术发挥在实际的工作中,为公司谋求更多的利益。